2024年EI&CSCD(一作或通讯作者)
论文名称 | 作者 | 刊物名称 | 卷期页 | |
1. | Flexural behaviors of 3D printed lightweight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C) slab with hollow sections | Ye, Junhong、Zhang, Jiangdi、Yu, Jie、余江滔、俞可权 |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Vol.299,E.117113 |
2. | Seismic behavior of discontinuous suspended ceiling system with boundary constraints | Huang, Youlu、蒋欢军、Wu, Siyuan、Wang, Haozuo、Wang, Yon |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Vol.305,E.117780 |
3. |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layered fractional viscoelastic soils considering groundwater | 艾智勇、Ye, Zi Kun、蒋明镜、Lu, Qing So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 Vol.48,No.8,pp.2043-2060 |
4. |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strength steel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 | 楼国彪、Chen,Pi-Xu、Zheng,Jie-Hui |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 Vol.82,E.108258 |
5. | Collapse-resisting mechanism and damage propagation pattern of suspended-domes following sudden cable loss | 赵宪忠、Xu, Zhenyu、闫伸 |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 Vol.213,E.108338 |
6. | Life-cycle assessment for flutter probability of a 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operational monitoring data | Junfeng Tan、Xiaolei Chu、崔巍、赵林 |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 | Vol.3,No.3,E.100108 |
7. | Behavior analysis of energy piles in layer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aturated soils | Feng, Wei Yong、艾智勇 | RENEWABLE ENERGY | Vol.226,E.120447 |
8. | Investigation on the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quasi-zero stiffness isolation system considering the disc spring's loading position | Lu, Decheng、周颖、Ma, Kaiqiang、鲁亮 |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Vol.178,E.108484 |
9. | 基于叩诊法的单排多螺栓钢梁柱节点松动检测方法 | 王书胤、孔庆钊、周颖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Vol.44,No.1,pp.95-103 |
10. | 地震动脉冲分量表征模型研究综述 | 高文俊、李歆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Vol.44,No.3,pp.1-16. |
11. | 建筑抗震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及在可恢复功能钢框架中的应用 | 杜佳俊、王伟、张瑞斌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Vol.44,No.4,pp.15-25 |
12. | 铁路标准桥梁典型减隔震体系响应行为与谱分析方法 | 管仲国、苏伟、李晓波、王雨权、国巍 |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4,No.5,pp.1097-1104 |
13. | 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抗震韧性评估 | 周连绪、吴学平、王晓伟、叶爱君 |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4,No.6,pp.1386-1394 |
14. | 我国沿海混合强风区典型桥址设计风速取值研究 | 吴思哲、方根深、 潘放、胡小浓、赵林、葛耀君 |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4,No.3,pp.599-607 |
15. | 平屋面摩擦速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 Xin, Lin-Gui、周晅毅、顾明 | 工程力学 | Vol.41,No.2,pp.151-159 |
16. | 建筑基本周期多因素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 陈隽、Song, Ying-Hao、Wang, Ze-Tao | 工程力学 | Vol.41,No.2,pp.171-179, |
17. |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新型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潘钻峰、 葛雄、曾滨、 许庆 | 工程力学 | Vol.41,No.4,pp.29-38 |
18. | 用于金属阻尼器的Q235钢材循环硬化应变幅相关特性 | 钟云龙、李国强、相阳 | 工程力学 | Vol.41,No.5,pp.26-38,246 |
19. | RC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个体间不确定性量化 | 项梦洁、陈隽 | 工程力学 | Vol.41,No.5,pp.87-95 |
20. | 颗粒阻尼器对输电塔线系统减震性能研究 | 鲁正、沈也雷、谭淇航、荣坤杰、田利 | 工程力学 | Vol.41,No.7,pp.9-18. |
21. | 砂土场地桩柱式墩桥梁桩身地震需求简化计算方法 | 王晓伟、钱晋、叶爱君、王靖程、杨光怡 | 工程力学 | Vol.41,No.12,pp.150-157 |
22. | 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振MTMD控制效果与布置优化 | 徐胜乙、方根深、张明杰、Øiseth, Ole、葛耀君 | 工程力学 | Vol.41,S1, pp.23-30 |
23. | 偏航风力机尾流特性和功率性能的大涡模拟研究 | 张子瑜、黄鹏、曹曙阳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Vol.51,No.9,pp.111-121 |
24. | 压裂缝网特征对低渗透NAPL污染地层抽提效率的影响机制 | 冯世进、牛九格、郑奇腾、杨春白雪 | 环境工程学报 | Vol.18,No.4,pp.1056-1065 |
25. | 低渗污染场地水力压裂强化修复药剂输运机制 | 陈贺、冯世进、郑奇腾、陈宏信 | 环境工程学报 | Vol.18,No.4,pp.937-945 |
26. | 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管杆件损伤探测模拟 | 曹栋、 顾征宇、潘钻峰、王皓、杨毅超 | 建筑钢结构进展 | Vol.26,No.5,pp.66-72 |
27. | 风与地震作用下平面索网幕墙系统的动力性能研究 | 王国威、张鹏、张明、卢文胜 | 建筑钢结构进展 | Vol.26,No.6,pp.105-114 |
28. | Q690D-QT高强钢材的高温动态拉伸力学性能 | 陈素文、魏鑫纳、李国强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1,pp.47-57 |
29. | 基于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双控与耗能增效的惯容减震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 周方圆、吕云辉、张瑞甫、葛汉彬、朱宏平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1,pp.85-96 |
30. | 高强钢丝和钢绞线热膨胀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楼国彪、 侯婧、 戚洪辉、 宋战辉、李国强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4,pp.198-205 |
31. | 建筑结构损伤智能检测与响应智能预测研究综述 | 周颖、孟诗乔、孔庆钊、翁渝峰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6,pp.107-132 |
32. | 基于数据驱动和设计规则约束的钢框架-支撑结构平面布置智能设计方法 | 王伟、付柏超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7,pp.13-21 |
33. |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边界约束型吊顶系统抗震性能研究 | 黄有露、蒋欢军、王勇、吴宸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7,pp.166-176 |
34. | 预埋型钢的钢筋混凝土梁-钢柱转换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 史燚、王伟、汪士也、包联进、李明、童骏、田云雨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7,pp.212-225 |
35. | 多层胶合木框剪结构地震响应及易损性分析 | 王希珺、何敏娟、欧加加、李征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8,pp.44-54,82 |
36. | 悬臂梁式自适应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人行桥减振效果研究 | 王梁坤、周颖、施卫星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9,pp.159-169 |
37. | 胶合木预应力套管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受力性能 | 何敏娟、戴鹏飞、李征 | 建筑结构学报 | Vol.45,No.9,pp.253-261 |
38. | 上游山脉对风力机尾流和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 张子瑜、黄鹏、曹曙阳 | 空气动力学学报 | Vol.42,No.5,pp.97-109 |
39. | 两尺度视角下准脆性材料的损伤:从几何不连续度到自由能折减 | 陈建兵、任宇东、卢广达 | 力学学报 | Vol.56,No.11,pp.3202-3212 |
40. | 包含Mullins效应的HDR热-超-黏弹性本构模型 | 李锋、彭天波 | 力学学报 | Vol.56,No.12,pp.3498-3506 |
41. | 承插式RC-ECC桥墩的地震响应及损伤 | 何元、徐艳、贾云帆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Vol.21,No.12,pp.5104-5116 |
42. | 不同建筑环境下平均风速剖面的数值模拟 | 全涌、曾一凡、全 茜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2,No.4,pp.551-556 |
43. | 板状碎片对建筑屋面的冲击破坏概率模型 | 黄鹏、 蓝鑫玥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2,No.5,pp.717-725 |
44. | 考虑大气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剩余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张岳林、冉翠玲、王伟、顾跃跃、方成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2,No.5,pp.726-737 |
45. | 竖向地震引起的城市高架桥的车-桥耦合作用 | 徐艳、施文、林国才、崔存玉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2,No.9,pp.1384-1392 |
46. | 热带气旋登陆衰减模型改进 | 全涌、金泽名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Vol.52,No.11,pp.1706-1710,1767 |
47. | 工字形钢梁-矩形钢管柱单向螺栓节点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 | 李国强、蒋蕴涵、陈琛、王苑佐、王彦博 | 土木工程学报 | Vol.57,No.2,pp.35-45 |
48. | 基于模态驱动分析方法的桥梁颤振模态影响机理 | 朱进波、杨詠昕、 徐浩骏、 张晋杰、葛耀君 | 土木工程学报 | Vol.57,No.3,pp.81-92 |
49. | 玛多7.4级地震野马滩大桥桥台纵桥向破坏机理分析 | 周成、叶爱君、王晓伟、庞于涛、包绍伦 | 土木工程学报 | Vol.57,No.5,pp.53-64 |
50. | 基于能量平衡融雪模型的地面雪压评估以及与日本规范评估方法的比较 | 吴悦、周晅毅 | 土木工程学报 | Vol.57,No.12,pp.19-29 |
51. |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潘钻峰、葛雄、张海鹏、曾滨 | 土木工程学报 | Vol.57,No.12,pp.43-53 |
52. | 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最新技术与未来展望 | 朱合华、凌加鑫、朱梦琦、李晓军、武威 | 现代隧道技术 | Vol.61,No.2,pp.18-27 |
53. | 高压实膨润土与孔隙溶液物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廖饶平、陈永贵、刘聪、叶为民、乌东北、王琼 | 岩土工程学报 | Vol.46,No.12,pp.2465-2475 |
54. | 基于ST-CNN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融合识别方法 | 禹海涛、朱晨阳、傅大宝、许乃星、卢哲超、蔡辉腾 | 岩土工程学报 | Vol.46,No.12,pp.2675-2683 |
55. | 水锤作用下饱和地基蓄排水隧道的动力响应 | 黄超、钱建固 | 岩土力学 | Vol.45,No.12,pp.3802-3814 |
56. | 人群跳跃荷载时变协同性因子研究 | Yu, Bing-Qian、陈隽、Li, Yang | 振动工程学报 | Vol.37,No.1,pp.11-19. |
57. | 附加不同形式调谐质量惯容系统的高耸烟囱轻量化减震控制 | 张力、张瑞甫、薛松涛、谢丽宇 | 振动工程学报 | Vol.37,No.3,pp.464-475 |
58. | 非平稳随机激励下高维非线性系统可靠度分析的概率密度全局演化方法 | 律梦泽、陈建兵 | 振动工程学报 | Vol.37,No.6,pp.903-914 |
59. | 双幅钢箱梁竖弯涡振气动力演变特性 | 徐胜乙、方根深、赵林、宋神友、葛耀君 | 振动工程学报 | Vol.37,No.7,pp.1139-1150 |
60. | 对惯容减震系统基本概念及设计范式的讨论 | 张瑞甫、吴敏君、潘超 | 振动工程学报 | Vol.37,No.11,pp.1848-1861 |
61. | 新型光纤加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台试验中的应用 | 易杰、赵斌、张文涛、滕云田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19,pp.43-51 |
62. | 考虑质量偏心的板状飞掷物数值模拟 | 黄鹏、周华亮、黎子昱、林华坛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20,pp.26-34 |
63. | 基于台风过程的低矮建筑围护结构易损性分析 | 黄鹏、周华亮、蓝鑫玥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22,pp.1-9. |
64. | 考虑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能量谱研究 | 陈曦、陈清军、廖聪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22,pp.305-317 |
65. | 带有拼缝阻尼器的自复位预制双肢剪力墙的耗能能力研究 | 鲁正、汪晏、严德裕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6,pp.171-178 |
66. | 分体箱梁中央隔涡板涡激振动抑制机理研究 | 檀忠旭、 郭国和、朱乐东、朱青、权红烈 | 振动与冲击 | Vol.43,No.6,pp.189-195,215 |
67. | 流线箱梁弯扭耦合气动力非线性特性与颤振行为预测 | 赵林、王达、方根深、崔巍、葛耀君 | 中国公路学报 | Vol.37,No.3,pp.273-282 |
68. | 分级车辆火灾下吊索系统的抗火性能计算方法 | 刘志、李国强 | 中国公路学报 | Vol.37,No.9,pp.1-16. |
69. | 黄茅海大桥扭转涡振气动措施展向布局优化 | 孙颢、郭国和、朱青、朱乐东、檀忠旭、权红烈 | 中国公路学报 | Vol.37,No.10 |
70. | 基于路网连通可靠度的边坡韧性提升决策优化方法 | 何正迎、黄雨、Akiyama Mitsuyoshi、李垠柯、郭桢、Frangopol Dan M |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 Vol.54,No.12,pp.2392-2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