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张丰收教授荣获2025年“科学探索奖”
祝贺!吕西林院士被授予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祝贺!李杰院士荣膺国际损伤力学终身成就奖!
同济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RISE Lab启动!
《党建参阅》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朱合华教授署名文章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召开土木工程学科“绿色共生·韧性提升·数智赋能”发展系列研讨会
09月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解决我国重大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作用,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设立开放课题,支持与本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并鼓励应用基础和交叉学术研究。一、2025年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征选内容如下:研究方向一:工程结构全寿命防灾荷载与西部典型环境耦合下混凝土结构劣化与耐久性预测研究方向二: 重大结构多灾害防治液化场地-地下结构1-g振动台基准试验:国际联合测试研究方向三: 土木基础设施智能减灾基于时空数据融合增效的车载式桥梁快速检测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方向四: 城市防灾韧性提升城市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与提升研究方向一:工程结构全寿命防灾课题名称:荷载与西部典型环境耦合下混凝土结构劣化与耐久性预测1.研究内容课题面向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长期安全运维的需求,旨在解决荷载与典型环境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和结构性能劣化与寿命预测难题。课题以西部典型环境下的混凝土基础设
06月
地震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可能导致房屋倾倒、建筑物严重破坏、河坝决堤、桥梁坍塌等严重后果,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2025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缅甸7.9级强震撕裂80公里地裂缝,我国西藏日喀则6.8级地震、我国台湾台南6.2级地震......如何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提升结构防灾能力?土木工程抗震减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韧性城市”等重大战略需求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工程结构全寿命防灾、重大结构多灾害防治、土木基础设施智能减灾、城市防灾韧性提升研究,打造土木工程防灾安全及韧性提升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5年6月7日上午9:00-11:30,实验室邀请陈之毅、王晓伟、任祥香三位土木工程抗震减震专家为公众开展科普讲座活动,期待大家关注参与!
04月
2024年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1月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线上科普讲座“风综合观测技术应用与重大工程抗风实践”(同济大学/广西大学 赵林教授)
05月
讲座日期:2024年6月1日讲座时间:10:00-12:00腾讯会议:141-495-907直播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Zq2kjmYgi6rY
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
直流吸式风洞风洞建成TJ-1号
国家教委批准对外开放
通过国家科委正式验收成为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运行费评估中被评为B+级
TJ-3大型边界层风风洞建成
在第一次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A级
两院院士
国家杰(卓)青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
获奖项目
中文专著
EI/SCI论文
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