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要加强震情监测预警,抓紧抢修损毁基础设施。
国家有需,使命必达
地震发生后,同济大学迅速响应,在上级部门的指示下,第一时间组建同济西藏抗震救灾先遣队。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颖教授,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培振教授,会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副总工程师吴宏磊紧急赶赴灾区,于1月9日抵达定日县,并积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现场工作队对接,紧锣密鼓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面对地震、余震等严峻形势,先遣队在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深入走访灾后现场,争分夺秒开展震后建筑物安全鉴定,聚焦地震烈度等核心指标开展灾害快速评估,结合房屋灾损评估、房屋加固、灾后重建等事项研提解决方案。
先遣队第一时间赶赴西藏开展工作
科技赋能,技术响应
1月11日,受日喀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晓滨教授带队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余江滔教授、吴浩副教授以及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技术骨干一行8人,奔赴定日县等地开展地震后的快速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面对海拔4400米带来的高原反应,团队成员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前往定日县城、定日县绒辖乡和拉孜县参加村镇房屋震后评估工作,现场考察灾情一线是否有超出抗震设防认知的内容,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同步开展协同“空-天-地”加速快速评估。通过无人机勘测数据、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迅速得到建筑震损的精确数据,分析灾后重建建筑结构合理的抗震设防烈度,并结合数据分析研判住建部房屋建筑APP的实用性。1月14日,学院再度派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鲁懿虬教授前往定日县、定结县开展相关工作。
团队开展专业的灾后房屋安全性鉴定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面对地震灾害及复杂的地形环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韧性城市等重大战略需求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国际科技前沿,深入开展工程结构全寿命防灾、重大结构多灾害防治、土木基础设施智能减灾、城市防灾韧性提升研究,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打造土木工程防灾安全及韧性提升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