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2项成果亮相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10

    9月24日,以“新质领航 数字赋能”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同济大学17项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于工博会高校展区,它们分别来自环境、汽车、医学、电子与信息、土木、机械等各学科,各具创新亮点,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

    在副校长石振明陪同下,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来到同济大学展台参观,听取成果介绍,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也参观了同济大学参展项目成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中包含由黄宏伟教授领衔的地下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科技部创新团队研发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风险感知的先进混合无线传感网络体系”由孔庆钊教授团队研发的“基础设施运维多模态无损检测解决方案”两项成果:

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风险感知的先进混合无线传感网络体系


图片

      隧道及地下工程所处地下环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导致工程安全风险感控面临巨大挑战,当前在工程建养全过程中存在测量参数不协同、数据传输不稳定、预警响应不及时等关键问题。黄宏伟教授领衔的地下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科技部创新团队基于IEEE 802国际标准,发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行业中全面、智能的混合无线传感网络体系,突破了静态网状网络、触发网状网络和动态网状网络的行业领先技术。团队研发的产品已在20个国家的超过2200个商业项目提供服务45000套以上,获取50亿条科学数据,覆盖我国30余个省市一级行政区以及6大洲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重大复杂地下工程安全风险感控。    


基础设施运维多模态无损检测解决方案


图片

     随着工程建筑大量进入设计使用寿命周期,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估工程建筑状态成为后基建时代的刚性需求。孔庆钊教授团队瞄准工程建筑安全无损检测与数智化运维,融合多频光谱-声谱感知特性和智能算法,研发了面向建筑外立面安全巡检的“双光双声”爬壁机器人,实现了建筑外立面裂缝亚毫米级准确识别和外立面空鼓高准确率检出。此外,团队还研发了面向建筑构件内部不可见损伤的微弱超声信号NDT检测系统。


图片

    同济大学坚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一年一度的工博会为有利契机,主动挖掘学校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学校科研管理部、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的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既为成果项目提供办公场地的“物理平台”,也作为职务科技成果全赋权的“承载平台”,通过持续孵化支持,助推学校一批科研创新成果尽早落地转化应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韧性城市”等重大战略需求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工程结构全寿命防灾、重大结构多灾害防治、土木基础设施智能减灾、城市防灾韧性提升研究,打造土木工程防灾安全及韧性提升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